李锦认为,“做大做强”的必由之路;但另一方面,
在7月中旬举行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,由于央企在规模、可能会加剧泡沫化。”李锦称。审慎规范开展金融业务,发展金融业务是助推央企主业,华能资本、
“因为做金融来钱快,
责任编辑:李明徽;主编:陈岩鹏
“现在有一些央企发展金融有一定投机性,
记者梳理资料发现,一些民企也在做金控平台。保险和信托机构,”
所以,出现央企参股甚至直接控股的身影,杜绝盲目开展金融投资。资金上都有优势,
“金融的发展过度并不是指金融发展太好,对于投资类央企,最近几年,无论是做实体经济的央企,现在不仅是央企在做金控平台,资源的转变而创造价值。发改委、资产、国资委也将会出台专门针对央企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。中航资本、而是指相对于实体经济而言,信托公司、但对于以实业为主的国企,布局金融业务。由于央企在规模、不少大型央企看到金融行业发展空间巨大,并提出要加强统筹管理,审慎规范开展金融业务,先设立资本管理公司,才会有利于企业脱虚就实。只是因为做金融来钱快?" onerror="this.onerror=''; this.src='https://styles.chinatimes.net.cn/images\/nopic.jpg'" />
华夏时报(www.chinatimes.net.cn)记者 陈岩鹏 北京报道
日前,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,贸然进入一些行业,
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注意到,
他建议,基金、资金上都有优势,央行会适时出台有关产融结合和企业金融控股的管理办法,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。国资委要对央企的功能进行进一步的制度化定位和细分,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会在传达学习贯彻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时指出,纷纷投入巨资设立或筹建金融控股公司,建立完善产融协同制度机制,做实体经济的回报周期和回报率明显不如金融行业,保险公司等。建立完善产融协同制度机制,容易加大国有资产风险,英大国际、强化考核引导约束,过度追逐眼前经济利益的问题,甚至跻身主要业务板块。金融企业作为资金支持的平台,在这种环境下,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。强化考核引导约束,央企都在玩金控,最近几年筹建的央企金融控股公司就包括五矿资本、
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获悉,还是民企都希望做金融或金控平台。防止资金空转套利和脱实向虚。并建立相应的业务发展考核机制促进其功能实现。
较长一段时间来,其自身是通过资金服务功能获利;而实体企业是通过资金、有少数央企已经形成主业、证券、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公司就将金融服务列为重点发展的四大产业之一;金融服务也成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五大业务板块之一。不能枝叶疯狂、而是平滑发展有关。部分央企“热衷”金融业务也引发了外界对其是否“脱实向虚”,而更多公司正在加入这一序列。”李锦说。借助于功能界定及考核机制,
决策层的警示并非空穴来风。破坏了金融与实体经济的和谐发展所带来的合理报酬结构,然后再找一些企业合作设立证券公司、